【仅供参考,禁止商用,侵权必究】
2024-2025基层减负材料汇编(14篇)
目录
近日,xx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形式主义是阻碍事业发展、加重基层负担的顽瘴痼疾。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若干规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以“痕多绩少”“事多人少”“责大权小”为基层减负切入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整治形式主义上破虚功、解困局、治痼疾,切实将基层干部从务虚工作中解放出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树立重实绩、轻痕迹的鲜明导向。xx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如果在基层检查中“以台账打擂台”“以痕迹论英雄”,就会使基层工作人员耗费大量精力用于报数据、补台账、抄记录等表面工作,无暇入户干工作。只有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与权力观,改变工作作风,基层干部才能真正成为减负政策的受益者。各地各部门要用好考核“指挥棒”,纠正机械式做法,增强针对性和精准性,力戒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留痕主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决不能以干的多少来评判基层工作好坏,更不能将分内之事转嫁给基层,而是要带着基层干部一块干,将标新立异、急功近利、包装作秀等不良风气压下去;要制定详细的“减负清单”和“落实程序”,推动应减尽减、能减必减,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牢牢守住精文减会硬杠杠,将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让减负成果惠及基层。
营造减负担、增效能的干事氛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各项工作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也是各种工作压力和改革考验的承担者,工作任务繁多,如果事事都采用“顶格管理”方式,难免会影响干事积极性。基层治理涉及的对象范围广、需要的各方面资源也更多,只有切实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力量下沉,才能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建设,让基层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沃土。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工作中的“堵点”,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为基层干部加强服务保障,在政治待遇上给予更多倾斜,拓宽晋升渠道,落实好各项福利待遇,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给予奖励,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厘边界、畅协同的长效机制。xx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下移,基层承担的工作职责越来越多,而基层“权小责大”的特征,让基层没有多少自主权力和法定权力,导致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有效落地落实。只有将基层职权范围内该有的决策权、执行权以及配套的资源下放给基层,实实在在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少一些阻力,才能避免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各地各部门要理顺职责关系,明晰上级和基层的权责归属,厘清上级和基层权责边界,该是上级的责任不能“甩包袱”给基层,该是基层的工作也不能静待上级的指令;要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突出强化服务群众的职能和事项,同时推动行政权力下放,促进权责统一,从制度上更多地赋予基层干部匹配职权,为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让“小马”变“骏马”,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全文共18988字,17324字未显示,点“立即下载”获取电子版全文)
(下载问题看充值页面“用户须知”)【客服联系方式见网站下方】
【本站所有素材仅供个人参考,禁止商用和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费用不予退还,并追究侵权责任】
您是否遇到下载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