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2024-2025年基层减负材料汇编

1 人阅读 2025-09-23 15.00元(1000 积分) 免费试读

【仅供参考,禁止商用,侵权必究】

 

2024-2025基层减负材料汇编(14篇)

 

目录

1. 破难点、重实绩、谋长效 推动基层减负见实效

2. 重实绩、减负担、明权责 让基层减负见行见效

3. 为基层减负赋能 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

4. 减负松绑 实干赋能 激活基层为民澎湃动力

5. 明方向、破难题、固成果 为基层减负提质增效

6. 借基层减负东风 吹活实干担当春水

7. 卸下“花架子”重担 激发实干担当新动能

8. 正确认识“三组关系”写好基层减负“更”字篇

9. 轻车、壮马、协同 推动基层减负持续见效

10. “榫卯智慧”解锁基层减负“治理密码”

11. 答好基层减负“三道题” 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

12. 基层减负既要“瘦好身”更要“赋好能”

13. 找痛点、疏堵点、抓要点 让基层减负持续有效

14. 基层干部 基层减负是“松绑”不是“松劲”

 


 

重实绩、减负担、明权责 让基层减负见行见效

 

近日,xx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形式主义是阻碍事业发展、加重基层负担的顽瘴痼疾。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若干规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以“痕多绩少”“事多人少”“责大权小”为基层减负切入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整治形式主义上破虚功、解困局、治痼疾,切实将基层干部从务虚工作中解放出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树立重实绩、轻痕迹的鲜明导向。xx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如果在基层检查中“以台账打擂台”“以痕迹论英雄”,就会使基层工作人员耗费大量精力用于报数据、补台账、抄记录等表面工作,无暇入户干工作。只有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与权力观,改变工作作风,基层干部才能真正成为减负政策的受益者。各地各部门要用好考核“指挥棒”,纠正机械式做法,增强针对性和精准性,力戒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留痕主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决不能以干的多少来评判基层工作好坏,更不能将分内之事转嫁给基层,而是要带着基层干部一块干,将标新立异、急功近利、包装作秀等不良风气压下去;要制定详细的“减负清单”和“落实程序”,推动应减尽减、能减必减,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牢牢守住精文减会硬杠杠,将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让减负成果惠及基层。

营造减负担、增效能的干事氛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各项工作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也是各种工作压力和改革考验的承担者,工作任务繁多,如果事事都采用“顶格管理”方式,难免会影响干事积极性。基层治理涉及的对象范围广、需要的各方面资源也更多,只有切实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力量下沉,才能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建设,让基层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沃土。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工作中的“堵点”,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为基层干部加强服务保障,在政治待遇上给予更多倾斜,拓宽晋升渠道,落实好各项福利待遇,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给予奖励,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厘边界、畅协同的长效机制。xx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下移,基层承担的工作职责越来越多,而基层“权小责大”的特征,让基层没有多少自主权力和法定权力,导致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有效落地落实。只有将基层职权范围内该有的决策权、执行权以及配套的资源下放给基层,实实在在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少一些阻力,才能避免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各地各部门要理顺职责关系,明晰上级和基层的权责归属,厘清上级和基层权责边界,该是上级的责任不能“甩包袱”给基层,该是基层的工作也不能静待上级的指令;要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突出强化服务群众的职能和事项,同时推动行政权力下放,促进权责统一,从制度上更多地赋予基层干部匹配职权,为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让“小马”变“骏马”,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全文共18988字,17324字未显示,点“立即下载”获取电子版全文)

(下载问题看充值页面“用户须知”)【客服联系方式见网站下方】

【本站所有素材仅供个人参考,禁止商用和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费用不予退还,并追究侵权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亲爱的用户,您今日已经下载过文章【【14篇】2024-2025年基层减负材料汇编】了

您是否遇到下载问题了?

是否需要我们将文章附件发送邮件给您?
如果依然有问题,请联系我们。